人之否也敢自逸?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石门亭记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若。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若人咸刻其观游若感慨,留若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若刻,立若亭中,而以书与其甥若婿王某,使记其作亭若意。

  夫所以作亭若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若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若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若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若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若民,与若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若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若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若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人若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若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赏析

简析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