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其二

译文: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注释:得:能。

赏析:诗人反用班超“但愿生入玉门关”之语,写爱国将士戍守边疆、舍生忘死的高贵气节,展现出诗人忠诚爱国的情怀。

塞上曲二首·其二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译文

创作背景

简析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