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出自唐代杜甫的《阁夜

译文: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

注释: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战伐:崔旰之乱。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赏析:此句写诗人在拂晓前所闻之声,刻画出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触动了诗人心中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千家 一作:几家)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音书 一作:依依)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简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