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出自南北朝柳恽的《江南曲

译文:思念的人为何至今还不归来呢?春花已经凋落,又一个春天将要过去。

注释:故人:指女主人公的丈夫。春花:此泛指春天里的花;春花一作“春华”。复应:又将。

赏析:此句一个问句开头,直接表达了相思的迫切之情,“春花”指的是白蘋,因首句已点明女主人公正在采蘋,故女主人公将手中之物作比喻,信手拈来,毫无斧凿痕迹,显示出巧妙的构思,“复”字提示其丈夫已多年未归,侧面反衬出女主人公的焦灼神态,隐喻红颜消损,美人迟暮,在岁月无情的消磨中写出了相思憔悴之意。

江南曲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日落 一作:日暖)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简析

柳恽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