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夜雪

译文: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注释: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赏析:此句新颖别致,诗人特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具情韵,显示了冬夜的寂静,也传达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及注释

鉴赏

创作背景

句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