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
字典
成语
词典
古诗文
组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搜索记录
清空
支持汉字、拼音、编码、部首、分拆查字,帮助。
关闭
首页
名句
戴名世
戴名世名句
类型:
友情
人生
儿童
写人
中秋节
感恩
警世通言
春天
写山
七夕节
思念
冬天
秋天
励志
夏天
春节
更多
作者:
李白
司马迁
苏轼
杜甫
班固
左丘明
柳宗元
白居易
欧阳修
韩愈
辛弃疾
柳永
吴文英
屈原
陶渊明
更多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诗文
古籍
谚语
对联
先是浦口刘大山过余,要与同入燕;余以赀用不给,未能行。
《乙亥北行日记》
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慧庆寺玉兰记》
乃知先王罪群饮,诚非无故。
《乙亥北行日记》
然而学士考据颇为确核,而犁支又得于耳目之所睹记,二者将何取信哉?
《与余生书》
明日,宿汶上。
《乙亥北行日记》
是日过涿州,访方灵皋于舍馆,适灵皋往京师。
《乙亥北行日记》
于是升高而望,平畴苍莽,远山回合,风含松问,响起水上。
《河墅记》
是日行九十里,宿连城镇,灵壁县境也。
《乙亥北行日记》
于是升高而望,平畴苍莽,远山回合,风含松间,响起水上。
《河墅记》
间者求贤之令屡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混迹于田夫野老,方且乐而终身,此岂徒然也哉?
《河墅记》
及余在京师,而灵皋又已反涿,途中水阻,各纡道行,故相左。
《乙亥北行日记》
是日大雨,逆旅闻隔墙群饮拇战,未几喧且斗。
《乙亥北行日记》
有司者,好恶与人殊,往往几得而复失。
《河墅记》
顷之,雷声殷殷起,风雨骤至,凉生,渴乃止。
《乙亥北行日记》
夜中过闵子乡,盖有闵子祠焉;明孝慈皇后之故乡也。
《乙亥北行日记》
夫科目之贵久矣,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艳羡之,中于膏肓,入于肺腑,群然求出于是,而未必有适于天下之用。
《河墅记》
距今仅六年,而余行役颇觉委顿。
《乙亥北行日记》
吾卜居于南山,距县治二十余里,前后左右皆平岗,逶迤回合,层叠无穷,而独无大山;水则仅陂堰池塘而已,亦无大流。
《数峰亭记》
盖自二月距今,入梦者屡矣。
《乙亥北行日记》
盖辇毂之下而为御人之事,或以为此小事不足介意,而不知天下之故,皆起于不足介意者也。
《乙亥北行日记》
松之下筑—亭,而远山如屏,列于其前,于是名亭曰数峰,盖此亭原为西北数峰而筑也。
《数峰亭记》
是则有明全盛之书且不得见其成,而又何况于夜郎、筇笮、昆明、洱海奔走流亡区区之轶事乎?
《与余生书》
然守徐当先守河也。
《乙亥北行日记》
屋舍湫隘,墙壁崩颓,门户皆不具。
《乙亥北行日记》
及浮桥坏不修,操舟者颇因以为奸利。
《乙亥北行日记》
而身所与士大夫接甚少,士大夫亦无有以此为念者,又足迹未尝至四方,以故见闻颇寡,然而此志未尝不时时存也。
《与余生书》
自茌平以北,道路皆水弥漫,每日辄纡回行也。
《乙亥北行日记》
明日宿营茌平。
《乙亥北行日记》
余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为我书其语来,去年冬乃得读之,稍稍识其大略。
《与余生书》
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
《慧庆寺玉兰记》
1
2
3
4
...
6
名句
为役孰贱辱?
楚天阔处数峰青。
凭谁去、花衢觅。
风尘凋素颜。
后世仰末照。
仲尼闻之曰:善赏哉!
竹外峰偏曙,藤阴水更凉。
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
浮云无定端。
伍举为介。
不成雨暮与云朝。
帝初崩,外庭多未知。
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有司云祠上有光焉。
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
莫过西园。
态有遗妍,貌无停趣。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已觉气与嵩华敌。
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
诗文
早秋三首·其一
唐代
许浑
苏小小墓
唐代
李贺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唐代
刘长卿
乞食
魏晋
陶渊明
赠渔父
唐代
杜牧
妾薄命
唐代
李白
清平调·其二
唐代
李白
苦寒行
两汉
曹操
宿龙宫滩
唐代
韩愈
蜂
唐代
罗隐
条山苍
唐代
韩愈
题兴化寺园亭
唐代
贾岛
竹枝词九首·其九
唐代
刘禹锡
石鼓歌
唐代
韩愈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
唐代
张说
书怀
唐代
杜牧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代
孟浩然
峨眉山月歌
唐代
李白
行路难·其二
唐代
李白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五代
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