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骑着白马的将领,在傍晚时分扬鞭出行。
只有一位将领骑马奔出,暗中设置伏兵,与敌人交手。
边关雨雪频繁,士兵行军距离遥远且行动迟缓。
皇帝将军务大权交给韩将军,感念皇恩不敢有丝毫私心。
注释
薄暮:指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轻骑:单骑。
旌旗:这里借指军士。
戎寄:指所交托的军务。
《送韩将军还边》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即勾勒出一位英姿勃发的年轻将领形象,同时点明行动的时间;颔联进一步描写将领的勇敢和机智;颈联通过描绘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军队行进的艰难,进一步烘托了军事行动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尾联点明将领的忠诚与责任感。全诗通过描绘军事行动的场景和将领的内心世界,是对韩将军的由衷赞美和鼓励,充溢着一派爱国之情。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