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苍水诗集序

  盖闻凤凰既奏,不假响于焦桐;鸊鹈甫铦,讵借灵于钝剑?辞宫班妾,何心长乐新妆?去国戴妫,息意淇泉巧笑。东邻有婿,徒沾淑女之襟;北客言归,祇坠流人之涕。然而床号珊瑚,曾为女弟;钗名琥珀,旧是诸姬。看隔河之新妇,不禁神摇;逢出阁之佳人,复为心喜。况复描成石黛,独冠南都;傅罢胭脂,已空北里。团团枕畔,悬压角之绀珠;瑟瑟幕边,镇连心之紫玉。东吴有女,死化鸳鸯;北魏多儿,生呼蝴蝶。固已三千红粉,让此纤腰;岂徒二八青蛾,讶其素手? 有友董君,人间才子,卫玠绮罗之岁,便擅清谈;黄香髫龀之年,早腾英誉。颜家群从,此是延之;卢氏诸郎,君真思道。加以家风𣘼戟,门地簪缨,世世作官,人人有集。袁、杨七叶,不过绿柳垂门;陆、孔两家,尽是红椒涂壁。何驸马东朝名士,粉浣朝衣;荀令君西府词宗,香留坐褥。猗欤姿制,宛矣才情! 甲夜观书,独凭葡萄之席;丁年结客,齐开芍药之栏。边鸾、袁虎,跋扈行间;谢草、江花,飞扬字里;共羡玉杯之意,有兹金粉之篇。忆昨西风,同予南内;挥毫自命,尽看花斫桂之人;被酒相呼,悉拨天倚地之句。喟诸贤之被放,喜我友之先鞭,雅命元龙,序其雌霓。嗟乎!技乏吹竽,宁是逢时之客?赋成破镜,终惭下第之人。孟郊之有国难归,罗隐之无肠不断;须知姊为皇后,稍纾赵女之愁;所幸兄作将军,差壮卫娘之色;敢倾腹笥,用报行厨。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你喜欢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动 一作 惹)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旅人嗟倦游,结缆坐春洲。
日暮江风坐,中川闻棹讴。
草光天际合,霞影水中浮。
单舻时向浦,独楫乍乘流。
娈童泣垂钓,妖姬哭荡舟。
客心自有绪,对此空复愁。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白鸥生意在沧波,不为风尘有网罗。
不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岂能多。
孤清楚国知谁继,遗爱郴人想共歌。
嗟我欲归宜未晚,雪舟乘兴会相过。

为御史而称其铁面,宜笔力之健。
尹成都而琴鹤以行,宜字体之清。
书法何出,心即其物,可以比魏公之笏。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
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