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倾盖地,回首叹川上。士穷不足怪,但喜气愈王。
凛然岁寒姿,儒林有龙象。栖迟似隐君,矍铄真诗将。
惟应一弹指,欲了四大藏。旧习想冰消,岂复留馀恙。
新篇更纡馀,和气与酝酿。却思东鲁游,几载南阳葬。
风霜摧宰木,日月随过浪。岂期经世心,晚岁成独往。
萧然屋半攲,使我怀抱怆。独有千载传,此事可凭仗。
细观宇宙间,何得复何丧。尚期浮云开,衡岳来见状。
秋壑采兰荪,霜林收栗橡。晓看日浮空,夜赏雪侵帐。
更怜二三友,前山屹相望。文会傥来寻,胜践天所相。
妙理须细论,长歌却雄放。褰裳请勿疑,当仁应不让。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