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进士登科换凡骨,信知不是风尘物。
贡籍由来数百年,直疑空却神仙窟。
其间最贵龙虎榜,乘时得路为卿相。
一从巢寇犯阙来,梁氏礼闱还草创。
庄宗明宗虽膺命,晋朝汉朝俱不永。
其中纵得神仙材,太平不见哀之哉。
上玄应恐天地闲,安仙又谪来人寰。
二十把笔疏辞源,黄河倾落昆仑山。
有周道衰犹叹凤,天公留得归皇宋。
天水夕郎掌贡时,禹门万仞连云耸。
不是真龙不能过,嗔波怒浪浇雷火。
是岁北极七个星,一时下降为门生。
安仙堂堂冠其首,六星煌煌愿随後。
驺虞赋就铿金石,丹水诗成摛锦绣。
玉皇殿前受恩渥,一时命入芙蓉幕。
独得归州近巫峡,十二晴峰长在睫。
郡斋狂醉复狂吟,书尽巴东一川叶。
迩来游宦五六年,吴山越水供新编。
还同白傅苏杭日,歌诗落笔人争传。
去年始上芸香阁,出典陶丘滞锋锷。
阮籍营中浮蚁馨,亚夫门外垂杨弱。
骥足虽知暂縻绊,樽前未始长嗟叹。
只应会得老聃言,大器本来成较晚。
吾君正是兴文教,不日徵归掌纶诰。
醉挨雉扇扫宫辞,怒上螭头呈谏草。
笔下追还三代风,袪尽浇漓成古道。
丈夫方见兼济才,莫学西山采薇老。
我今自是蓬蒿身,如何一见如故人。
长歌谓我相翦饰,便疑平地升青云。
文章难得逢知己,知己相逢贵终始。
伊我行止方凄凄,老亲稚子相顾啼。
出门动足歧路迷,得君引上登天梯。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省菏泽市)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大臣。王禹偁世为农家子,9岁能文。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历任成武县(今属山东省菏泽市)主簿、右拾遗等职。献《端拱箴》,又献《御戎十策》,太宗大加称赏。拜左司谏、知制诰,判大理寺。淳化二年(991年)以庐州尼道安诉讼徐铉案受牵连,坐贬商州团练副使,移解州。咸平元年(998年),预修《太祖实录》。时宰相张齐贤、李沆不协,以禹偁议论轻重其间,落知制诰,出知黄州。作《三黜赋》以见志,有“屈于身兮而不屈其道,虽百谪而何亏”之语。咸平四年(1001年),徙蕲州,病卒。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
权门多噂𠴲,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
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
沾妆如湛露,绕臆状流波。
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
朔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
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
始作阳春曲,终成苦寒歌。
惟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