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侍潞川

走昔少年时,志尚在狂狷。希阔古哲人,奋学乃所愿。

北渡超大河,遇子燕山甸。谓我如草木,臭味吾同荐。

步登昭王台,滹沱荡南面。塞上来惊风,白日色俱变。

慷慨和悲歌,流俗颇笑讪。从此别春明,三年乃一见。

相见复奔驰,岂不伤贫贱。今年访子居,淮堤绿杨遍。

红镫照故人,洗盏复相劝。谁言壮士怀,不如儿女恋。

感旧默伤怀,日月几宾饯。借问此何时,夏屋飞乳燕。

嗟吾倦远游,明朝返乡县。身世如萍波,茫茫孰先辨。

惟惭志业衰,如何答深眷。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猜你喜欢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
花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柴门风雨小庭寒,无奈池塘烟草碧。
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
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

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
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
东湖采莲叶,南湖拔蒲根。
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清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
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