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抚琴弹起古老的南吕调,那悠远的声音,伴随风色隐隐,随着秋意渐浓,已经飞上高阔的天空。
还有那朵朵白云,径自飘摇而去,更有雷声沉闷低回,不再像夏天那般容易震怒了。
每当秋分时,似乎一切都将慢慢归于寂静,寒气和暑热彼此均衡,似乎不想比试你高我低了。
忽然看见天空飞来一排排大雁,寒气即将要占了上风,我们的心怎么能不惊怵和担忧?
注释
南吕:阴历八月的异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以之代八月。
飘飖:飘荡;飞扬。
《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点出秋风清爽,预示着季节的更迭;颔联通过云散雷收的描绘,写天气由夏末的雷雨频繁转为秋日的宁静;颈联传达出一种天地间的和谐与平衡;尾联通过新雁南飞的景象,触发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全诗展现了秋季特有的景色与氛围,写出季节变换与人心感受的微妙关联。
元稹(779-831),字微之、威明。河南洛阳人,出生于东都洛阳(一说长安万年县)。中国唐朝中期大臣、文学家、小说家,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
歌钟乐未休,荣去老还逼。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不散东海金,何争西飞匿。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唯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
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
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
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
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
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
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