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到了晚年眼力仍不比以前差,虽然常常生病,头顶的毛发却没有变得花白。
特地在明亮处开一小窗,在窗下细写小字,还打开了一个昏暗的房间以炉火炼丹砂。
注释
嗟(jiē):表示赞叹。
颠(diān)毛:头顶之发。《国语·齐语》:“管子对曰:‘…班序颠毛,以为民纪统。’”
幽室:昏暗的房间。
养丹砂:以炉火炼丹砂。置朱砂于炉中炼制,然后服用,为道家法术。苏轼《与王定国书云》:“近有人惠大丹砂少许,光彩甚奇,固不敢服。然其教以养之,观其变化,聊以悦神度日。”
参考资料:
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2
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26-127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97-198
这组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南堂新葺之时。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先寓居定惠院,后迁居距离大江八十步的临皋亭(驿)。元丰六年五月,在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在临皋亭的南畔筑三间屋,苏轼名之曰南堂,完成后即景抒怀,作此组诗。本首诗就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参考资料:
曹济平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13-415
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2
《南堂五首·其二》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虽已年老,却依旧眼明身健,两鬓青青,见出他身处逆境却能泰然自若的开阔胸襟,以及尽管政治上遭罹严酷的打击,精神则不可屈曲的坚毅性格;后两句展现诗人明窗下写小字,幽室中养丹砂的日常生活场景,由此显示他宁静淡远的心境。全诗语言朴实,意境冲淡,诗人专心写小字,学道士养丹砂,都是为了达到忘世忘物的清虚境界,从而得到心灵的充实和自我愉悦。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争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
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北堂有萱,净闿斯植。
乐只君子,柔贞惟一。
北堂有萱,雨露其滋。
乐只君子,寿考维祺。
凤之鸣矣,凰式和止。
既安且宁,家室固止。
子之生也,母式教之。
如圭如璋,显克肖之。
百禄是迓,万寿是介。
如冈如陵,夫子是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