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於阳云之台。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
王因唏曰:“操是太阿剥一世,流血冲天,车不可以厉。”
至唐勒,曰:“壮士愤兮绝天维,北斗戾兮太山夷。”
至景差曰:“校士猛毅皋陶嘻,大笑至兮摧覆思。锯牙云,晞甚大,吐舌万里唾一世。”
至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
王曰:“未也。”
玉曰:“并吞四夷,饮枯河海;跋越九州,无所容止;身大四塞,愁不可长。据地分天,迫不得仰”。
译文
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几人出游于阳云之台。楚襄王说:“能给我说一段大话的人,赐上座。”
楚襄王唏吁着说:“襄王我拿着太阿之剑,剥杀世人,血流成河,车子也被阻挡不可经过。”
唐勒说:“壮士一发怒,断绝天绳,北斗也害怕,泰山也被夷为平地。”
轮到景差,他说:“斗士之猛勇,令皋陶为之感慨,大笑所至,摧毁城楼。牙齿似锯齿一样锋利,如猪牙般如云密布,伸出万里长舌,唾沫横飞世间。”
轮到宋玉了,他说:“我以大地为车,以苍穹为盖,手中长剑伸出天宇之外。”
楚襄王说:“不行,这不算什么。”
宋玉接着说:“我吞并四夷之地,喝干河流海域里面的水,跨越九州,没有可以容身之所。身躯巨大,充盈四方边塞,仍然发愁空间不够大。顶天立地,被压迫得无法抬头仰面。”
注释
唐勒:战国时期楚国人,和宋玉、景差同时,其文采过人,善辞赋,与宋玉、景差二人齐名。
景差:芈姓,景氏,名差,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后于屈原,与宋玉、唐勒同时以赋见称,主要作品有楚辞《大招》。
因唏:叹息。
校士:考评士子。
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这篇文章是战国时期关于楚襄王与文学家唐勒、景差、宋玉的一次文学游戏。楚襄王要求三人各自以夸张宏大的言辞来描绘事物,以展示各自的文学才华。此文语言富丽,文中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出战国时期文学家们的丰富想象力和高超的文学技巧。
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阳宜城)人, 楚国辞赋作家。生于屈原之后,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见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畬。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