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中连用椒庭、秦馆等词来看,应是隋代的宫女,而有情人在洛阳。诗中写她的怀人幽怨,语意凄婉而情思芳馨。
开篇两句:“兰幕虫声切,椒庭月影斜。”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孤寂的场景。兰幕,那充满芳香与雅致的帏幕,是佳人居住之所。虫声切切,暗示着初秋时节的到来。椒庭,指的是用椒泥涂饰的宫廷,那里曾是后妃们居住的温暖之地,象征着多子与幸福。然而,此刻的月影斜斜,映照出深夜的孤寂。她独自在宫庭深处徘徊,聆听着秋虫的鸣叫,凝视着满地斑驳的月影,心中不禁涌起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她曾偶然与那位情人相遇,将满腔的痴情寄托于他。然而,一旦分别,重逢的机会便变得渺茫,长久的欢聚更是难以预料。这种无奈与失落,自然引发了她的深深幽怨。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秦馆女”与“洛阳花”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她的自怜与自怨。秦馆女,即宫中女子,她们的生活被深宫高墙所困,失去了幸福与自由。而洛阳花,则象征着美丽与自由。她自感在宫禁之中,无法像洛阳的女子那样自由绽放,更无法与名花一同享受春天的芬芳。同时,她也感叹自己的相思之情无法传达给远方的情人,甚至不如洛阳之花能够得到情人的欣赏与呵护。这种深深的自怜与自怨,使她的幽怨之情更加深沉。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它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字,却将宫女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前两句以景物描写为铺垫,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哀伤的氛围;后两句则以自怜自怨的笔触,将宫女的幽怨之情推向了高潮。整首诗情感婉约而深沉,令人回味无穷。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礼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楚恭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持酒而进之,子反曰:‘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子反又曰:‘退,酒也。’谷阳又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饮之,醉而寝。恭王欲复战,使人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于是恭王驾往入幄,闻酒臭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司马至醉如此,是亡吾国而不恤吾众也,吾无以复戢矣!’于是乃诛子反以为戮,还师。”夫谷阳之进酒也,非以妒子反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曰:“小忠,大忠之贼也;小利,大利之残也。好战之臣,不可不察也!”(选自《说苑·敬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