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之法,既执可执一,泥于掌故,亦执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执得其情,非咨询执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执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执举而水利执兴矣。
译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水停聚的地方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注释
治水必躬亲:选自《履园丛话·水学》,作者钱泳,清代人;海瑞,明代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续修四库全书》本),题目是编者所加的。躬亲:亲身。
治:治理。
法:方法。
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泥于掌故: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泥:拘泥。掌故:古代的典章制度
妄意:随意。
盖:表示原因的句首语气词,原因是。承接上文,表明下文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
潴(zhū):水停聚的地方。
势:这里指河流的形势。
相度(xiàng)(duó):观察和测量。
情:真实情况。
咨询(zī )(xún):访问,征求意见。
穷其致:彻底摸清情况。穷:追究到底。致:事理。
是以:因此,所以。以:因为。
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
胼胝(pián)(zhī):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海忠介:海瑞,明代的清官,谥“忠介”。
布袍缓带:穿着轻便服装。缓带,宽束衣带。
于:在
横(héng)索(suǒ):横行勒索。
计利而忘义:计较私利,忘记道义;计:盘算,考虑。
远嫌而避怨:远远躲开嫌疑,避免抱怨。
举:办事成功。
参考资料:
李朝东.初中文言文详解一本全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第一版
文章第一段论述治水要防止的现象和治水必躬亲的原因;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还要廉洁。本文描写了治水要防止的现象,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再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既是对治水智慧的总结,也是对为官从政者应有态度的鞭策。
(1759—1844)江苏金匮人,初名鹤,字立群,号台仙、梅溪。诸生。尝客游毕沅幕中。与翁方纲、包世臣等人交游。工篆、隶、诗画,精镌碑版,学识渊博。有《履园丛话》、《说文识小录》、《梅花溪诗钞》、《兰林集》。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软,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崇墉积翠,望关门一线,似悬檐溜。瘦一登登愁径滑,何况新霜时候?画鼓无声,朱旗卷尽,惟剩萧萧柳。薄寒渐甚,征袍明日添又。
谁放十万黄巾,泥丸不闭,直入车箱口。十二园陵风雨暗,响遍哀鸿离兽。旧事惊心,长涂望眼,寂寞闲亭堠。当年锁钥,董龙真是鸡狗。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
力田已告秋,计日宜收藏。
刈获须及时,虑为雨雪伤。
农家终岁劳,至此愿稍偿。
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
嗟彼豪华子,素餐厌膏粱。
安坐废手足,嗜欲毒其肠。
岂知民力艰,颗米皆琳琅。
园居知风月,野居知星霜。
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