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
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
开轩聊直望,晓雪河冰壮。
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
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
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而我胡为者?叹息龙门下。
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
去去泪满襟,举声梁甫吟。
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译文
在醉后摘下宝剑,旅途休息在高堂安眠。
夜半忽然从睡梦中惊醒,起身站立在明灯前。
打开窗户放眼望去,拂晓的飘雪将河冰衬托得更加壮观。
哀哀歌声咏叹着苦寒行,心中郁郁,只能独自惆怅。
宰相傅说曾经做过夯土的工作,宰相李斯也曾经是个鹰犬狩猎人。
忽然而起匡扶社稷,难道没有经历长期的艰辛。
而我在做什么呢?在龙门的客栈独自叹息。
富贵不可预期,满腔忧虑又要向谁说。
永别了龙门,高声吟颂梁甫吟,泪流满襟。
青云直上要靠自己,何必哭求知音举荐!
注释
龙门:《通典》:河南府河南县有阙塞山,俗曰龙门。《太平寰宇记》:阙塞山。《左传》:晋赵鞅纳王,使女宽守阙塞。服虔谓“南山伊阙”是也。杜预注,洛阳西南伊阙口也,俗名龙门。
旅憩:旅途休息。
惊觉:睡梦中惊醒。
开轩:开窗。
苦寒:古乐府有《苦寒行》,因行役遇寒而作。
傅说板筑臣:《韩诗外传》:傅说负土而板筑,以为大夫,其遇武丁也。李善《文选注》:“郭璞《三苍解诂》曰:板,墙上下板。筑,杵头铁沓也。”
欻:暴起。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举师扬威,并匡社稷。”
殷忧:深深的忧心、忧虑。
梁甫吟:古代用作葬歌的一种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写诗人醉酒后的不羁与放浪形骸,而“中夜惊觉”则透露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借寒冷雪景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接着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哀愁与苦闷,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反映出他对人生际遇无常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思考;然后流露出对自己现状的无奈与自嘲,直白地道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无人倾诉的苦楚;最后以一种貌似自我激励实则愤激的语气收束全诗,说自己不再希图他人援手,要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理想。整首诗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展现出诗人复杂的心境,萦绕着一股郁愤之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
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
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锦,疏杨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霜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瞑时。
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背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
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
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
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照皇都。
逸气稜稜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
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
天马奔,恋君轩,駷跃惊矫浮云翻。
万里足踯躅,遥瞻阊阖门。
不逢寒风子,谁采逸景孙。
白云在青天,丘陵远崔嵬。
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
伯乐翦拂中道遗,少尽其力老弃之。
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悲。
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
严霜五月凋桂枝,伏枥衔冤摧两眉。
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