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九年癸丑,正暮春天气。修禊事、因集兰亭,群贤少长咸至。
有修竹、崇山曲水,流觞列坐清湍次。又何须弦管,始堪叙幽思。
宇宙甚宽,骋怀游目,信赏心乐事。念吾辈、随分周旋,相与俯仰一世。
或晤言、室庐之内,或放浪、形骸之外。要其间、静躁殊途,悲欢同致。
当其自得,内顾欣然,不知老将至。迨他日、所之既倦,情随事改。
一转瞬间,迹皆陈矣。荣枯通塞,终归于尽,时移境变犹嗟悼,况千秋万岁都无几。
死生事大,昔人兴感之由,秖今若合符契。临文嘅往,难喻诸怀,每不能自已。
固亦知彭殇悉妄,修短难言,以后视今,由视昔尔。
委心随化,斯诚妙旨。同时所述皆足录,料尊前、怀抱初无异。
后人追溯芳踪,应览遗文,悠然感此。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