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虹际。层观翠冷玲珑,五云飞起。玉虬萦结城根,澹烟半野,斜阳半市。
瞰危睇。门巷去来车马,梦游宫蚁。秦鬟古色凝愁,镜中暗换,明眸皓齿。
东海青桑生处,劲风吹浅,瀛洲清泚。山影泛出琼壶,碧树人世。枪芽焙绿,曾试云根味。岩流溅、涎香惯揽,娇龙春睡。露草啼清泪。酒香断到,文丘废隧。今古秋声里。情漫黯、寒鸦孤村流水。半空画角,落梅花地。
译文
正是彩虹向下悬垂的时机。层层楼观冷翠玲珑,巍然耸立,五色祥云,凌空飞举。虬龙盘绕在城垣根际,西去的斜阳,照射半个市区。
站在高处远眺,所有风光尽入这凝神流睇。门巷之间车来马去,经历了富贵荣华的蝼蚁,真像是南柯一梦。秦望山如美女发鬟,古色中平添了淡淡愁绪,倒映历史画卷的镜湖,不知不觉物换星移,当时的明眸皓齿,如今去向哪里?
沧海桑田,劲风吹起,大瀛洲仙境,更显得清晰无比。山影里托出个琼壶,传说中的仙山从海上泛起,碧绿的大树枝叶扶疏,跟人世间相差无几。“枪芽”般珍贵的嫩茶焙制出诱人的绿意,“云根”的神韵,品尝后便令人神迷。山崖上泉水倾泻,瀑布般飞迸撞击,海面的龙涎香回旋搅动,海底娇龙也失去春天的睡意。草叶上露珠闪烁晶莹,有如啼泣时的泪滴。酒的香氛到何处才能停歇,是文人的丘垅,废隧的穴隙。古今的巨大变化,全都融入秋声传出的信息。情绪不要枉自低沉,面前是“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树”这种诗意。还有半空中传来,画角之声如诉如泣,还有《梅花落》这一笛曲,乐声回旋,落向茫茫大地。
注释
瑞龙吟:词牌名,又名“章台路”。以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为正体,三段一百三十三字,前两段各六句、三仄韵,后一段十七句九仄韵。另有三段一百三十三字,前两段各六句、三仄韵,后一段十八句九仄韵;三段一百三十二字,前两段各六句、三仄韵,后一段十七句九仄韵等变体。
蓬莱阁:在今浙江省绍兴市,是当地的一处登临胜地。
五云:五色彩云。
玉虬(qiú):虬龙。传说中的一种小龙。
瞰(kàn):向下看,俯视。
危睇(dì):惊心刺目。睇,旁视,流盼。
梦游宫蚁:用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故事。东平淳于棼,家住广陵郡东十里,宅南有大古槐一株。一日生解衣就枕,见二紫衣使者奉槐安国王之命请生入古槐之穴,并以公主妻之,历尽荣华。所生五男二女,男以门荫授官,女亦聘于王族,荣耀显赫,一时之盛,代莫比之。后国王疑忌,加以时议弹劾,乃命生暂归本里,一见亲族。俄出一穴,见本里闾巷,不改往日,生遂发寤如初,梦中倏忽,若度一世。生与二客寻槐下穴,掘穴究源,见大穴可容一榻,上有积土如城郭之状,二大蚁处小台之上,左右大蚁数十辅之,此其王矣。即槐安国都也。所谓“南柯一梦”,即指此而言。
秦鬟(huán):形容秦望山如美女发鬟。
镜中:指秦望山倒映入镜湖。镜湖,又名鉴湖、长湖、太湖,在绍兴市南,汉代修筑的人工湖。
东海青桑:用沧海桑田故事。《太平广记》卷六十引《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
瀛洲: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泚(cǐ):清。
琼壶:神话传说中的仙山。
碧树:绿叶覆盖的树或长青树。此指仙山中的玉树、宝树。
枪芽:指尚未舒展开的嫩茶芽叶。
云根:本指深山云起之处,这里代指茶树。据《咸淳临安志》:“钱塘宝云庵产者,名宝云茶;下天竺香林洞产者,名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者,名白云茶。……又,宝严院垂云亭亦产茶。”
岩流:指泉水。
涎香:指龙涎香,喻水之名贵与香洌可口。
露草:指草上的露水很快便会消失。
丘:坟墓。
隧:道路,墓道。又作水道解。
秋声:秋季西风劲吹草木凋落所产生的肃杀之声。
黯(àn):黯然,沮丧、失意的样子。
“寒鸦”句:化用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画角:指角声。角,古代管乐器,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亦有铜制者,外施彩绘。发声哀厉高亢,多用于军中,以警昏晓。
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因句式平仄要求而倒置,亦状梅花散落的季节特点。
参考资料:
陶尔夫编.梦幻的窗口 梦窗词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07.464-470
这首词是吴文英初客绍兴时期的词作。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此词与《绛都春》之赋蓬莱阁灯屏不同,彼盛而此衰。疑此词作于宋亡之后,故中多吊古感慨语。(‘东海’三句)疑指宋亡而言,可为梦窗卒于临安破后之证。”吴文英生活在南宋灭亡前夕,杨铁夫认为他及见宋亡,《瑞龙吟·蓬莱阁》是在宋亡之后,吴文英亲见元兵攻入临安有感而作。这一点虽不能说已是定论,但作者已能痛感南宋灭亡在即则是不用置疑的。
参考资料:
(宋)吴文英著;吴蓓笺校.梦窗词汇校笺释集评 上[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04.258-262
孙虹. 吴梦窗绍兴府治词的图志诠证[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5, (1):64-68.
陶尔夫,刘敬圻著.南宋词史 下[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09.295
这首词写景以抒家国之叹。除写眼前实景外,更用虚笔写情中之景,这情中景,有的化用典故,有的是联想创造,有的古今对比,总之所写之景均为表达其家国兴亡的题旨。
这首词分为三片,上片描绘了蓬莱仙境的背景。首先用“堕虹际”勾勒出蓬莱阁的壮丽景象,犹如彩虹从天而降,让人感受到它的气宇不凡。接着,“层观翠冷玲珑”描述了楼阁的玲珑剔透,高耸入云,有五色彩云萦绕,宛如仙境一般。“翠”字突出了楼阁四周多翠树环绕,“冷”字为楼阁增添了一份清冷之感,为接下来的描绘起了铺垫作用。“玉虬萦结城根”则说明蓬莱阁在绍兴城中,站在蓬莱阁上远望,可见飞外澹烟迷濛,近可见市内斜阳沉沉。这景象喻国势颓危。
中片则描写了绍兴故郡的特异风光。“瞰危睇”承接上片的“澹烟”“斜阳”,让人触目惊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门巷去来车马”描绘了俯视时看到的街巷门前的热闹景象,却让人觉得好像梦游大槐树国,有南柯一梦之感。这中间寄托了人生如梦,盛事如云的感叹。“秦鬟古色凝怨”用拟人法将秦望山比拟成美女,更用移情法,将作者的愁情移在山峦之上,从而暗寓了山河变色之悲。
下片则由化用“沧海桑田”的故事,感叹世事沧桑,变化之大。“劲风吹浅”二句进一步描绘沧海桑田之变。“山影泛出琼壶”一韵,由化用典故感叹世事沧桑转笔写到眼前,由虚笔转入实笔,写蓬莱阁卧龙山的景色。“娇龙春睡”二句,以“娇龙”形容卧龙山,昔日春暖花开,如美人春睡,今日己是露草如清泪,一片凄然。此两句用对比手法,为下片兴废之叹作了铺垫。“酒香断到”一韵,由眼前饮茶联想到昔日文人雅士的饮酒,现如今,酒已断,香已无,连文人雅士之墓也早已荒废。眼前的一切都淹没在“秋声里”,从而抒发了家国之叹。“古今”二字,从历史的角度言家国之悲的深远。“情漫黯”一韵,此以傍晚秋景的萧疏、黯淡、凄凉比况国势衰微,抒发词人对国运日下的深深哀叹之情。“半空画角”一韵,最后以画角梅笛的凄切之曲调作结,含不尽之意在形象描写之中。
参考资料:
赵慧文,徐育民编著.吴文英词新释辑评 上[M].北京.中国书店.2007.01.267-270
全词分三片。第一段勾画蓬莱仙境的背景。第二段转写绍兴故郡的特异风光。第三段前五句用“沧海桑田”事典。承上,点出“琼壶”;启下,转写“碧树人世”。但以下所写之“枪芽”“云根”“涎香”“娇龙”等物典,仍是实中有虚,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从“露草”句开始至终篇,用“今古秋声里"加以唱叹,将“蓬莱阁”这一主题融入历史时空。全词反复赞颂蓬莱阁为登临胜地,同时在其中插赞卧龙山的云雾茶和泉水,并抒发对葬于此地的古越文种大夫的感叹。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騜鶾。
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顽。
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翦刷供帝闲。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楼下玉螭吐清寒,往来蹙踏生飞湍。
众工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
厩马多肉尻脽圆,肉中画骨夸尤难。
金羁玉勒绣罗鞍,鞭箠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
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
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