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忆东林池上水,浸地涵天清彻底。我忆东林池上人,珠圆玉润时相亲。
果泉居士居其一,秋水为神玉为骨。有时过我讲老庄,从容入室先升堂。
有时过我习禅定,磨破瓶砖成古镜。有时过我出新诗,琳琅照壁光离离。
有时过我作佛事,四相三轮通二谛。我来久住识人多,檀门熟道频波波。
三生石上见宾主,口虽不言心默许。一朝别去两三年,水在池中月在天。
东林寂寞池水竭,天低月落琼枝折。琼枝折兮林木空,桑榆影薄来悲风。
野人近住鹅潭上,潭上云山互相向。一片閒云万里心,高山流水谁知音。
子期欲铸黄金贵,独抱无弦望天裔。一弹别鹤与孤鸾,回首东林如隔世。
果泉居士知未知,黄梅路上遥相期。种松道者今何去,乘愿重来尚未迟。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旅人乏愉乐,薄暮增思深。
日落岭云归,延颈望江阴。
乱流灇大壑,长雾匝高林。
林际无穷极,云边不可寻。
惟见独飞鸟,千里一扬音。
推其感物情,则知游子心。
君居帝京内,高会日挥金。
岂念慕群客,咨嗟恋景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