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舲使闽纪程诗草序

  诗舲先生才兼九能,思澈五际,踔厉坛社,回鸡掖垣。蒇机速之戎经,筦度支于计籍。书无及冻之笔,画亦无声之诗。《小重山房集》出,固已扬葩结繁,夸诧殊艳矣。戊子秋衔命典闽试,出示纪程诗若干首,则又独运湛思,不假符采,吐纳骚雅,发挥性情,诗境盖变而愈上焉。夫其盟心鉴壶,秉节英簜,逾燕齐,历吴越,凡岱云之起合,黄河之流驶,江湖之浩淼,海峰之嵯峨,靡不即目摅吟,涉笔成趣。写真则秀夺山绿,纪遇则恩与荔青。斯诗国之环观,实文臣之盛际。其可纪者一也。况夫南山有乔,已同嗣复之迎;北堂有萱,又拟崔邠之奉。七野别峰,早传天语以承欢;三卯渔庄,近问兹娱而馨膳。绛趺烂漫,都作皇华;白云飞扬,来看寸草。是宜书欧阳之记,何止补广微之诗。其可纪者二也。且也,堂颜世泽,业绍天瓶。踵持榕桥之衡,重赋棕鞋之踏。著谢公之屐,本属孙枝;接荀座之香,如传祖砚。年华百五,驿程六千。佳话播于艺林,清芬诵于家弄。其可纪者三也。时也,海波清恬,士气腾跃,万间新构,百堵聿兴。粉廊卫以周垣,琐院郁其隆栋。左鼓与右旗并建,笔阵雄开;闽洋偕粤籍兼收,文澜广汇。首逢盛事,足补旧闻。其可纪者四也。繄昔骖鸾著集,相鹤名篇,大都模范山川,啸咏风物。矧兹舄奕隆遇,赓飙伟才,贡玉论珠,剬诗缉颂。所以鸣国家之盛,岂仅诩轺传之荣云尔哉?某衔碑亚庐,攀树丘垄,辱损左顾,汪索谫词,时方辍吟,聊为喤引。闻钧韶者,惭其辕缶;见南威者,疾其寝容。虽谬系以荒言,岂有当于元赏?它日者,輶轩屡出,山水方滋;采风尽谱为歌谣,宣德悉原于忠孝。传其衣钵,行看门下之门生;裒此琳琅,知以一官为一集也已。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中国人的敬仰。

猜你喜欢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与君相见即相亲,闻道君家在孟津。
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沙,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
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花荣。
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
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