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长江的水浩浩汤汤,远客心中的愁绪之情延绵不绝。
将相思的遗憾寄与落花,可落花落地一点声音也没有。
注释
澹澹:水波微微荡漾的样子。
悠悠:遥远;长久。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因依附张易之被罪,贬为高要尉(高要,在今广东省),不久即召回。 本诗作于韦承庆贬谪途中,与亲人各赴贬所。“南行”,高要在唐代京都长安南方。本诗《全唐诗》又录在崔道融名下,题作《寄人》。
《南行别弟》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用长流不息的江水刻划抽象的离情别绪,极为形象生动;后两句即景寓情,用花落无声比喻临别时相对无语,无声胜有声。这首诗情感深挚,抒情微婉,表达了贬谪途中的宦途失意之情,具有相当的情感厚度。
韦承庆(639—705)字延休,唐代河内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性谨畏,事继母笃孝。第进士。累迁凤阁舍人,在朝屡进谠言。转天官侍郎,凡三掌选,铨授平允。长安中,(公元703年左右)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流岭表。岁余,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子。迁黄门郎,未拜卒,谥曰温。承庆著有文集六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
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
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
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
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
河加孔子从心岁,三倍周郎破贼年。
耄齿阻陪鸠杖列,瞽言曾献兽樽前。
磻溪淇澳吾何敢,且学香山也自贤。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疎朝谒作闲人。
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