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朱帘秀
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色浅。
【梁州】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锁春愁不放双飞燕。绮窗相近,翠户相连,雕栊相映,绣幕相牵。拂苔痕满砌榆钱,惹杨花飞点如绵。愁的是抹回廊暮雨箫箫,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凌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没福怎能够见?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
【尾】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一片朝云尽日悬。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着耐心儿卷。
关汉卿是玉京书会的杰出代表。他写的杂剧大多数由旦角主演。朱帘秀是著名的戏曲女演员,元代夏庭芝的《青楼集》说她“杂剧为当今独步”,花旦、小生等“悉造其妙”。他们同时在大都活动,关系很密切。关汉卿的《望江亭》《救风尘》等作品当由朱帘秀主演。关汉卿在写那些聪慧绝伦而身世不堪的妓女的杂剧时,也是从朱帘秀等优秀女艺人身上找到原型,汲取素材。关汉卿写这套曲子时,朱帘秀已经委身于一个道士。
参考资料:
李汉秋 李永祜.元曲精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10-11
此曲开头“轻裁虾万须”二句说,用虾须织成珠帘。中国习惯以成串的珍珠形容歌声的清贺。这里的“轻裁”、“巧织”,当然不是为吟咏一个编帘的工人写的。前两句吟叹她的歌声,“金钩光错落”两句更明显地赞美她的舞态。金钩、绣带,即是珠帘的附属物,也是一个女演员的妆饰品。错落、蹁跹,形容轻盈的舞态。“似雾非烟”三句,借帘内朦胧的人影,写一个女演员在后台化妆打扮, 不轻易出场的情景。取次展,表面是许人轻易卷帘,实际是写一个优秀演员为尊重自己的艺术,在出场之前要蓄势待发,不轻易露面。“摇四壁翡翠阴浓”二句,表面写珠帘的乍一展开就光彩四射,实际上写朱帘秀的一出场,一亮相,就光彩照人,震慑了全场观众。这些含意,关汉卿能写,朱帘秀也一定能懂的。
梁州曲段前二句“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以侯家的紫罗帐、谢府的红莲幕来补托珠帘,实际是歌咏朱帘秀风流华贵的品格。“锁春愁不放双飞燕”五句,借朱帘锁双燕,写朱帘秀的风流生活。后四句连用相近、相连、相映、相牵等亲呢的词,此中有人,呼之欲出。这个人可能是别人,也可能是关汉卿。“拂苔痕满砌榆钱”二句,疑是以榆树、柳絮的扑帘,暗示狂徒薄幸对她的侵扰,飞语流言对她的糟塌。榆荚似钱而小,俗称为榆钱。“愁的是抹回廊暮雨潇潇”三句借帘外自然景色的变化表现帘中人思想感情的起伏,同时表示作者对帘中人孤苦处境的关怀。借物写人,语意双关。“凌波殿前”三句,又抽笔写珠帘之美。《太真外传》:“玄宗在东都,昼梦一女,容貌艳异,拜于床前曰:妾是陛下凌波池中龙女。”“碧玲珑”句是说清澈的池水倒映出珠帘的影子。湘妃,湘水的女神娥皇、女英。相传她俩是尧女舜妻。舜南巡死于苍梧,她俩在湘水边痛哭, 泪滴竹上成斑痕,后人称为湘妃竹,用作帘子,称为湘帘。这里是以水中帘影的虚幻,表示今后不能再见帘中人的苦闷。“十里扬州风物妍”二句借杜牧诗句赞美朱帘秀的人才出众,色艺俱佳。
最后作者仍然扣住帘来写一朝别离的苦涩。这帘像“一池秋水”,似“一片朝云”,得到它的人,应该别家珍惜。“你个守户的先生”,元代称道士作先生。朱帘秀后来在杭州嫁一个道士,守户的先生指的就是这个人。关汉卿在结尾祝愿娶到朱帘秀的人能对她好,同时表示对朱帘秀的同情,也透露了她晚景的不幸。
这套曲子巧妙地运用了借喻、谐音和双关等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似雾非烟”的迷离美,艺术上特见巧思。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7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
阁道步行与,美人愁烟空。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
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但慕瑶池宴,归来乐未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