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波涛何飘扬,天风吹幡旂。
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
翕翕陵厚载,哗哗弄阴机。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
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8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
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
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
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
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
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
芝为车,龙为马,览遨游,四海外。
甘露初二年,芝生铜池中,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
东风扇淑气, 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 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 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讬, 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 长歌醉芳菲。
我有紫霞想,缅怀沧州间。
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
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
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