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楼台很小,但是风情趣味却很好。风和雨忽飘洒触动起新愁。他知不知道我正对着大好春光想念他,倚着栏杆站在海棠树下?
注释
落梅风:曲牌名,入双调。
雨初风乍:谓风雨初起。乍,刚刚。
参考资料:
《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460页
这首小令是代言体作品,作者假托女子的口吻写对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这类作品在元散曲中很常见,往往产生于特有的社交和娱乐场合。此曲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
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
女子思情怀远之作,历来不可胜数,这类作品虽思想内涵相似,但因其艺术表现手法不尽相同,因而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这首小令就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曲中女子在风雨初起的春日,于海棠花下独倚栏杆思念恋人的神态如画般定格在读者脑海中。
“楼台小,风味佳”,开头作者以概括的语言点明了女子思远的背景女子站在一座小巧精致的楼台上,欣赏着眼前优美的春景,春的风情趣味都尽在这无限的春光之中,令人沉醉。至于春景如何优美,作者没有细细写来,似乎有意要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又似乎是女子无心赏春的真实写照。在女子看来,美景虽在,自己茕茕子立,形单影只,无人陪伴自己欣货这大好的美景,也无人与自己一起领略这楼台的风情。于是,便勾起了对远人的思念,恰此时风雨初起,更惹人牵动情思。“新指女子与人分别不久。回想不久前相聚时的温情脉脉,形影相随,如今的远在天涯,无人疼惜,不能不生出无限的春思。“知不知对春思念他”,远方的恋人知不知道我正在思念着他,这种相思他能否感知,是否与自己心有灵呢?女子发出这样的疑问,实则希望恋人把自己放在心上。不管恋人能否感知,她依然坚守在海棠花下独倚栏杆,期盼着恋人的归来。春雨绵中,娇艳海棠花下的她显得更加的孤单寂寞,这情态,使人顿生怜香惜玉之感。
在艺术手法上,全曲以景立意,先景后情,情景交融。善留空白,引发读者的遐想,又善于表现思人的神态。整首小令简练精巧而有韵味。
参考资料:
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20
此曲写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她站在一座小巧精致的楼台上,眼前翠树掩映,景物优美,却感到自己茕茕孑立,于是勾起对远人的思念;此时风雨初起,雨中万物别有一番风味,而她依然倚着栏杆站立在海棠树下,显得更加孤独。全曲简练精巧,先景后情,情由景生,表现出女子思人的神态,使人顿生怜香惜玉之感。
周文质(?-1334),元代文学家。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居杭州。与钟嗣成相交二十余年,两人情深意笃,形影不离,故《录鬼簿》对他有详细的记载:“体貌清癯,学问渊博,资性工巧,文笔新奇。家世儒业,俯就路吏。善丹青,能歌舞,明曲调,谐音律。性尚豪侠,好事敬客善绘画,谐音律。所作杂剧今知有四种。现仅《苏武还乡》(或称《苏武还朝》)存有残曲。散曲存有小令四十三首,套数五套,多男女相思之作。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
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
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夫子固有穷。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巳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乃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指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