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龙华观

筹岩青翠里,琳馆是仙家。径转龙峰逼,林深鸟道斜。

白云随杖舄,金磬出烟霞。幽觉尘心远,苍藤落数花。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西秦北赵各称高,池上张筵列我曹。
何事君王亲击缶,相如有剑可吹毛。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南山有鸟,自名啄木。
饥则啄树,暮则巢宿。
无干于人,惟志所欲。
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月华照杵空随妾,风响传砧不到君。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霜鬓 一作:愁鬓)

自古东南第一山,于今无异玉门关。
乱云衰草苍茫外,赤县神州指顾间。
击楫何人酬壮志,凭栏终日惨愁颜。
中原父老应遗恨,只见旃车岁往还。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