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拜揖何纷纷。
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一朝天子赐颜色,世上悠悠应始知。
译文
京城长安豪门贵族的宅邸高入云端,昔日霍光的宅邸不知道现在居住着谁家。
他们出入都是宾仆簇拥,声势吓人,长安道上随处可见他们相互作揖打躬乱纷纷的景象。
别看他们这些权贵现在繁华鼎盛、炙手可热,可能要不了多久也会像烟消火尽灰亦灭一样。
不要说贫贱就可以随意欺负,要知人生的贫富自有定时,一时贫贱也只是尚未到来而已。
说不定哪一天皇帝就赐给你高位权势,世事悠悠,现在应该知晓!
注释
长安:长安城。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甲第:甲等府第。豪门贵族的宅第。
谁家:哪一家。
日晚:每日晚上。
朝回:上朝回来。
拥宾从:簇拥着宾客随从。前呼后拥。
路傍:路旁。
揖拜:作揖叩拜。揖,古代的拱手礼。拜,叩头礼。
何:何其。多么。
纷纷:多而杂乱。众多貌。
莫言:不要言语。别说。
炙手:炙热烫手。比喻权势炽盛。
须臾:顷刻。
贫贱:贫穷卑贱。
即:就。便。
一朝:一天早晨。一旦。
天子:古以君权为天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颜色:颜面和脸色。
世上:世界上。人世间。
悠悠:辽阔无际;遥远。指世俗之人,众人。引申为庸俗,荒谬。
这首诗先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霍将军府邸的宏伟,暗示其权势显赫,随后描绘霍将军归府时宾从簇拥、路人拜揖的热闹场景,进一步渲染出其权势之盛;而后笔锋转冷,陡然警醒,警示人们权势无常,它如同火焰,虽然一时炙手可热,但终将熄灭,指出不要辱人贫贱,人生的富贵自有其时机;最后则是对人生机遇的感慨,好像一旦得到天子的赏识,世人才会开始认识到这个人的价值。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中霍将军府邸的描绘,以及对其权势与命运的议论,展现出诗人对世态炎凉和人生起伏的深刻洞察。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
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
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
得非玄圃裂,无乃萧湘翻?
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
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
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踏孤舟立。
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末。
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
处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
小儿心孔开,貌得山僧及童子。
若耶溪,云门寺。
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殷先作晋安南府长史掾,因居浔阳,后作太尉参军,移家东下。作此以赠。
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
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
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
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
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
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
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
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湘西一杯酒,渺渺红叶换。
江东千里红,落落黄犬叹。
人生七十稀,百里九十半。
初期枉车马,近乃遗札翰。
小迟君不肯,一出我岂惮。
虽微办鸡黍,岂乏具薪炭。
古风久不作,我友当力赞。
旧诗况琼玖,触目屡璀璨。
中馨称兰佩,外饰匪玉冠。
初年已飞腾,中道翻叹惋。
恐遗知己羞,遂许独力断。
于兹树风声,何止评月旦。
君如渥洼种,可以羁絷绊。
我异淇园姿,犹睎岁时贯。
君乎甚英爽,我也终浪漫。
自应殊显晦,宁复待剖判。
湖山冰玉明,楼阁丹青焕。
叩舷或乘舟,曳杖或登岸。
君行定有得,我去何可愞。
与想悠然时,却忆苍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