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生假山

匠智无遗巧,天形极幽探。
谓我爱山者,为山列前檐。
颓垣不数尺,万嶮由心潜。
或开如断裂,或吐似谺谽。
或长随靡迤,或瘦露崆嵌。
阴穴觑杳杳,高屏立嚵嚵。
後出忽孤耸,群奔沓相参。
靉若气融结,突如鬼镌鑱。
昔岁贬荆楚,扁舟极东南。
孤山马当夹,两岸临江潭。
常恨江水恶,轻风不留帆。
峰峦千万状,可爱不可谈。
但欲借粉绘,图之挂纨缣。
岂如几席间,百态生浓纤。
暮云点新翠,孤烟起朝岚。
况此穷冬节,阴飚积凝严。
幽斋喜深处,远目生遐瞻。
昼卧不移枕,晨兴自开帘。
吾闻君子居,出处无常占。
卷道或独善,施物仁贵兼。
於时苟无益,怀禄古所惭。
嵩山幸不远,薇蕨岂不甘。
自可结幽侣,披云老溪岩。
胡为不即往,一室安且恬。
辱子赠可愧,因诗以自谗。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猜你喜欢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风。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
忘却问君船住处,夜来清梦绕西城。

老马虺隤依晚照,自计岂堪三品料?
自鞭金络付梦想,瘦稗枯萁空咀噍。
中原蝗旱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
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
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
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
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