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平三年春三月戊午朔天子有招俾臣了翁以佥

书生不知分,奉诏行三军。
赤手张空弮,幸脱貔虎群。
四海莲华峰,濂溪涨清芬。
拟求一勺水,浣我三斗尘。
翠潋明夕霏,晴云荡朝氛。
重上夫子堂,謦咳如有闻。
池莲已濯濯,庭草长忻忻。
重惟夫子书,千古披昏嚣。
善恶萌於几,阴阳互而分。
一落俗儒喙,哓哓齿穿齦。
流传岂不广,世道滋放纷。
书生屡乞骸,归耕故山云。
原言与同志,相期任斯文。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年,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猜你喜欢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轻风小寒吹浪花,新柳茸茸啼乳鸦。
平湖一望几千顷,远水连天飞落霞。
斜阳忽堕澄波底,白鸟犹明山色里。
严更何处鼓冬冬,棹歌未断渔灯起。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步下新船试水初,打头揽载适逢予。
一椽板屋才经雨,两面油窗好读书。
剩买春风木芍药,乱篸棐几竹籧篨。
清溪浮取松亭子,赏遍千山不要驴。

暮行河堤上,四顾不见人。
衰草际黄云,感叹愁我神。
夜归孤舟卧,展转空及晨。
谋计竟何就,嗟嗟世与身。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茁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

西山龙蟠几千里,力尽西风吹不起。
夜来赤脚踏苍鳞,一著神鞭上箕尾。
天风泠泠清入肌,醉抱明月人间归。
嫦娥洒泪不敢语,银河鼓浪沾人衣。
寄谢君平莫饶舌,袖中此物无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