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别已可悲,死不得送心益摧。死不得送死为父,此恨终身万难补。
汤君补以图,欲留死父生魂俱。父魂在旁君不见,梦与魂通隔一线。
梦逢死父犹父生,若父未老君尚婴。梦牵父衣抱父膝,梦有笑声无泪血。
醒时有泪无笑声,知父已死身独生。父死身生身亦死,死里留生馀一纸。
君父之貌髯而癯,旁图君貌清且腴。君今亦癯髯欲缟,览镜应疑父颜肖。
愿君保此躯千金,以安生身安死心。死心为魂生身魄,以魄存魂两无隔。
见父在梦有醒时,存父在心父有依。君心无父何藉梦,君心有父梦益恸。
作图纪梦心摧凄,但求长夜鸡无啼,时时梦亲亲不离。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 一作 始)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沙行 一作:沙平)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洲 一作:舟)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