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厚斋书

  昔者由余人秦,弭节西极;乐毅游燕,税车西台。之二子者,岂忍弃其乡哉?诚狃于名而忧夫世也。别后狶膏棘轴,衡流方羊。耀灵促轮,蟾目瞪辔。驰原隰之绣错,睇峦巘之崭绝。凡海王所以尊,地媪所以富,玉节所以走晋,西椎所以驰秦,亦既觏止,低徊留之。方知刑马之郊,有古皇之迹;负黍之壤,果隐士之居。古人文藻,必资游览。倘为鄙儒,终惭都士。仆学非贾谊,乃蒙吴公之荐;才劣孙弘,竟对明廷之策。犹不自谅,以为庶几排西门,进紫闼,弹庖牺之八索,调朱襄之五弦矣。尔乃强台未上,弱水遽沉,知北有怀,图南无力。侧身徒赤壤,局影非朱门。梧丘哭而仲尼之车不停,范蠡吠而文种之旌不至。我独何心,能无慨然!已而遇荐主西公之忧,卷舌望星,若卢握手,或奉壶冰,或操量鼓,待其事竟,然后拂衣。宁可使两箭贯耳,让礼震以前驱;万戟叉胸,救范升而早退哉?仆闻亭历萎于炎夏,款冬华于严霜,穷通之靡定也;吕尚使老者奋,项橐使童儿矜,迟速之无常也。粤宛之天,难卜侯龟之兆;高墉之地,终占射隼之功。故匡衡对策不中,经义益明;苏秦《捭阖》无功,《飞钳》始学。仆虽摧折,亦无瞢焉。佝愗自苦,樄㯌独前,模绣范其身,兰滫谨其湛。庶几再奋溟池,重亨天衢。非观书于太史,亦听役于司徒耳。若夫辞君王而为鲍焦之遁,衣敝袴而为买臣之归。则掷楯无所,题桥有志;归宋见靳,用赵何益?揆厥下情,实非所愿。方今木叶卧地,天风陨霜。侯雁宵征,秋河晓碧。先生蒸冯珧之膏,饫宵梁之酒;折招摇之桂,召狂屈之徒。唱古寡应,呼今谁听?坐无车公,知必不为乐也。嗟乎!朱丝未染,犹陨杨朱之涕;白发啮指,时动曾参之怀。况复心旌风摇,芳讯雨绝,闷巾褐于旅巷,生绋讴于斥苦。涸鱼嘘沫,而后知同池之欢;越禽孤栖,而后知离群之哀。夙钦德音,辱赠敢答,削札扃函,悢然何已!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猜你喜欢

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
与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
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违。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半明半昧星,三点两点雨。
梧桐知秋来,叶叶自相语。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
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
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
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