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此行将去水乡的尽头,您却要奉使命赶赴京华。
日行千里相距越来越远,孤舟远隔各在地角天涯。
静卧舟中倾听海潮奔涌,起看江上残月渐渐西斜。
请问一道乘船行旅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永嘉?
注释
永嘉江:即瓯江,在浙江省东南境。有南北二源,至丽水县合,经青田县、永嘉县,东入于海。
山阴:旧县名,今浙江绍兴市。后与会稽合并为绍兴。
崔少府国辅: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江苏苏州附近)人,一说为山阴人。开元十四年(726)进士,曾官山阴尉,后入京中特科,官至集贤直学士、礼部郎中。少府,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唐代因县令称明府,县尉为县令之佐,也称为少府。后世亦沿。
穷水国:遍游水乡。穷,穷尽。此处为深入意。水国,水乡,指浙江一带。因为江南水多,故称。
京华:即京城,因文物荟萃于京城。故称。
孤帆:孤舟。
天一涯:天的一边,天的一头。涯,边际,极限。
海潮:海水潮汛。海水受月球的引力作定时涨落,早为潮,晚为汐。
借问:因问,请问。
永嘉:县名。今浙江省温州市。
参考资料:
梁志林·王维孟浩然诗歌精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
李蒙惠·处州历代诗词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柯宝成·孟浩然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3
邓安生·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
陶文鹏·王维孟浩然诗选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李怀福·孟浩然诗集评注·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
张明非·唐贤三昧集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崔国辅开元二十三年中特科,授许昌令。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崔国辅入京时,当时孟浩然正漫游吴越,自会稽赴永嘉途中。孟浩然白日与崔国辅话别,夜宿永嘉江船上,有感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
邓安生·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
邓安生·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
诗人旅中怀念友人,以诗代简,用清朗自然的语言抒写与友人相去日远、天各一方的离情,表达了诚挚、深厚的思念。整首诗着意于“穷”字,对比崔国辅的为仕而升迁,自己却无为国效力的机会,至今仍是一介布衣、孤寂游子,伴一叶孤帆,穷走水国。诗中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孤独感,隐约透露出不得意于仕途的怅然无奈的情绪。一二句将水国与京华对比,初步展示诗人心中的苦楚,末四句一“闻”一“视”一“问”,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宁、失落和无可奈何的感情。艺术上,全篇流畅飘逸,语若贯珠,一片神行,似乎脱口而出,不见使用技巧之迹,却对偶不失,章法有序;以人物的动作展示内心世界,显得形象而含蓄,留给读者以充足的审美想象;状水乡旅况宛然在目,真是孟诗清醇淡远的典型之作。
参考资料:
邓安生·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
陶文鹏·王维孟浩然诗选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李怀福·孟浩然诗集评注·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旅中怀念友人崔国辅之作,全诗围绕“穷”字展开,既有对友人升迁的诚挚关怀,也有对自己一介布衣游子的感慨,表现出客居他乡的孤独感,隐约透露出不得意于仕途的怅然无奈之情。全篇流畅飘逸、章法有序,是孟诗清醇淡远的典型之作。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今至岁寒。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
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