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译文
自悲生来福分浅薄如纸,自幼卑贱尝尽孤苦滋味。
既无孟母三迁般良教诲,亦无慈父过庭之训导语。
穷途困顿似被利刃撕裂,暗自思量能依靠谁庇护?
虽怀区区一腔鸿鹄之志,时运不济谁又能助我力?
守着贫贱如守无底的深渊,惋惜长叹泪水瓢泼倾盆。
悲泣声声淹没在苍茫天地,乞求活路却不知路在何方。
我愿飘向天际最穷荒之处,哪怕琅琊山倾塌在身旁。
虽想竭尽忠忱报效明主,欣喜您能回归故土楚邦。
痛快之人徒然空自嗟叹,满怀情愫竟无处可诉言。
天道教化世人皆应彰显,谁料世事纷乱如麻无绪。
何时能遂我愿追随明主?这声叹息卡在咽喉难吐。
如今我该如何沐浴荣光?放下怨恨不如泪洒如雨。
注释
自惜:自己怜惜。
薄祜:薄福。祜,大福。
夙贱:早年卑贱。夙,旧,平素。
罹:遭受苦难或不幸。
三徒教:三徙教。指孟母为教育孟子而三迁之事。孟母三迁的典故。
过庭语: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以喻长辈的教训。父对子的教育,古代称“庭训”。
抽裂:抽肠裂肤。崩裂;割裂。
自以:自以为。自然以。
所怙:所依靠。怙:依靠,仗恃。亦为父母的代称。
一介:一个。多指一个人。多含有藐小、卑贱的意思。用于自称为谦词。介,耿介。
是时:这时势。
其: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与:相与。相处;相交往。共同;一道。
守穷者:坚守贫穷而操守之人。
贫贱:贫穷卑贱。
惋叹:惋惜哀叹。
悲夫:悲叹之词。夫,语助。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乞活:乞讨苟活。
安:哪里。
睹:目睹。
于:往,去。
穷:穷尽。
琅邪:亦作“琅琊”。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海滨。指秦始皇时于琅玡山上所建之琅邪台。
倾侧:倒向一侧,倾斜。
虽欲:虽然想。
竭:竭尽。
欣:欣喜。
公:主公。公卿。有解释为天子。天子是人皇,不能称公。公应是指诸侯。不详所指。似乎此公应是楚地的诸侯。
归其楚:归还他的楚地。
快人:爽快、痛快的人。在魏晋的口语中,“快人”也有“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人”的意思。应是诗人自诩。
由:由此。因此。
抱情:怀抱着情意。
不得叙:不能叙述。
显行:彰显德行,显露行迹。
绪:余留的,遗留下来的。未完成的功业,遗业。
随:随愿,如愿。
难处:难相处。
将何照:将用什么照亮,何以面对。
光曜:光耀。光彩荣耀。喻日月。
释衔:消除心中的怨恨愤怒。
不如雨:雨有止时愤懑无期也。
此诗先自述身世和失志不遇的痛苦,读之催人泪下;接着由其父惨死引起的悲痛入笔,先言侍父已无机会,再言迎君侍驾时遭受误解;最后写因壮志难酬带来的愁绪,有心报国,然无法了却心愿,这种欲罢不能的情感借助于抒写矛盾心理坦露出来,可谓是感人至深。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雪片阔 一作:云片阔)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凌晨光景丽,倡女凤楼中。
前瞻削成小,傍望卷旌空。
分妆间浅靥,绕脸傅斜红。
张琴未调轸,饮吹不至终。
自知心所爱,出入仕秦宫。
谁言连尹屈,更是莫敖通。
轻轺缀皂盖,飞辔轹云骢。
金鞍随系尾,衔璅映缠鬃。
戈镂荆山玉,剑饰丹阳铜。
左把苏合弹,旁持大屈弓。
控弦因鹊血,挽强用牛螉。
弋猎多登陇,酣歌每入丰。
晖晖隐落日,冉冉还房栊。
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
流苏时下帐,象簟复韬筒。
雾暗窗前柳,寒疏井上桐。
女萝托松际,甘瓜蔓井东。
拳拳恃君爱,岁暮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