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

悠然钓台下,怀古时一望。江水自潺湲,行人独惆怅。
新安从此始,桂楫方荡漾。回转百里间,青山千万状。
连岸去不断,对岭遥相向。夹岸黛色愁,沈沈绿波上。
夕阳留古木,水鸟拂寒浪。月下扣舷声,烟中采菱唱。
犹怜负羁束,未暇依清旷。牵役徒自劳,近名非所向。
何时故山里,却醉松花酿。回首唯白云,孤舟复谁访。

刘长卿

刘长(zhǎng )卿(约726年-789或790年),字文房,世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一说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玄宗天宝八载(749年)登进士第,释褐任陈留浚仪县尉。安史之乱起,南奔流落江南,至德元载(756年)被采访使李希言任为长洲县尉。至德二载(757年)冬被谤陷狱,十二月遇赦,摄海盐令。因冤情未雪,被贬南巴尉。约大历三年(768年),前后任鄂岳转运判官。大历九年(774年),因拒绝观察使吴仲孺截留财赋,反被诬为贪赃,罢官后居义兴,后贬任睦州长史。建中元年(780年),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两年后因李希烈叛乱,弃官避地淮南、吴越,几年后去世。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

猜你喜欢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独坐 一作:独上)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
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
烟尘绕阊阖,白首壮心违。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
坐惜故人去,偏令游子伤。
离颜怨芳草,春思结垂杨。
挥手再三别,临岐空断肠。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斜阳 一作:斜光)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至 一作:立)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庙内无僧风扫地,寺中少灯月照明。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 一作:又教)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或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或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
野长野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
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
寂寥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夜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