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早上带着一个空筐出门,晚上又带着装满东西的筐回家。
十个手指头都快磨得流血了,只为了赶紧解决眼前的饥饿问题。
难道官府的粮仓里没有粮食吗?其实那里每一粒米都像是藏着珍宝一样。
但是这些粮食一粒都不放出仓库,结果仓库里的老鼠倒是养得肥肥胖胖的。
注释
凫茨:即荸荠。这里指野荸荠。多年生水生草本,地下球茎可作蔬菜,或代水果,也可制淀粉。古时多野生,荒年或青黄不接之时,贫苦农民采之以充饥。
急:救急,满足急需。
粟:泛指粮食。
珠玑:珍珠。圆者为珠,不圆者为玑。此以珠玑喻官仓里粮食饱满圆润。
本诗通过采荸荠的劳动场景的描绘,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抨击社会黑暗。
此诗与《诗经·魏风·硕鼠》、唐曹邺《官仓鼠》一样,都是指斥腐败统治者形象生动、揭露有力的杰出篇章。艺术上,通篇语浅意显,明白如话,叙事议论水乳交融,流转自然。
凫茨,又作凫茈,即荸荠。这首诗从采荸荠的一个劳动场景引出感慨,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疾苦,对造成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全诗先叙后议。一至四句,是写采凫茨的艰辛。苏舜钦在《城南感怀呈永叔》诗里就提到过凫茨:“老稚满田野,斫掘寻尧茨。”乡野百姓由“朝”到“暮”,花了整整一天,才只采到“一筐”,时间之长与数量之少形成对比,说明采之不易。他们在水田里或是在池沼里挖找荸荠,磨得十指染血,足见采集之难。而区区所得,只能聊以充饥。诗中以“急”于“眼前饥”的困境,突显了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情状。五至八句,是写官府囤积民粟的可恶。针对前面的叙述,诗人提问:官仓里难道是没有粮食吗?这个带有否定性的反诘,包含着谴责的意味。而答案揭出了,仓中闭藏着如珠玑般的谷粒,这更是加强了憎其所憎的感情浓度。接下去,以群鼠饱食仓粮收揽全篇,露出讥刺的锋芒,挑开了官民之间的尖锐矛盾。唐人曹邺有一首有名的《官仓鼠》诗:“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这种肥了老鼠饥了百姓的现象,正是《采凫茨》所要揭露的内容。这如同《诗经·魏风》里所说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鼠”是实指,也是虚指,诗人认为,那些吮吸民脂民膏的统治者与贪婪害人的老鼠无异。
郑獬为官清廉,敢于替百姓申诉,向来以耿直著称于世。他的这首《采凫茨》,就表现了其察民情、谙世风的爽辣风格,通篇语浅意显,明白如话。前四句的叙事与后四句的议论,融若水乳;而由表及里的过渡,流转自然,呵成一气。沈德潜《说诗晬语》说:“议论须带情韵叙以行。”这首诗,有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的同情,有对尸位素餐者的憎恨,寄慨良多,所以在说理中裹着情韵,避免了枯燥说理的弊病。
参考资料:
缪钺,等 撰写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
全诗通篇语浅意显,明白如话,前四句的叙事与后四句的议论,融若水乳;而由表及里的过渡,流转自然,呵成一气。诗中从采荸荠的一个劳动场景引出感慨,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疾苦,对造成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整首诗有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的同情、有对尸位素餐者的憎恨,寄慨良多,在说理中裹着情韵。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黎人多良久,征歛苦倍蓰。
诛求尽余粒,尚豢犊与豕。
昨当租吏来,宰割充盘几。
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
泣向逻者借,刻箭以为誓。
贷一每输百,朘削痛入髓。
生当剥肌肉,死则长已矣。
薄诉吏转嗔,锁缚不复视。
黎儿愤勇决,挺身负戈矢。
枪急千人奔,犯顺非得已。
赫赫王章存,令人弃如纸。
朔风戒良节,赫赫张皇师。
军门号令严,震肃将天威。
壮士快鞍马,锋镞如星飞。
一举破贼垒,刀斧纷纭挥。
剖尸越邱阜,踏血腥川坻。
白日暗西岭,瘴气昏余晖。
翅鼠堕我前,饥鸟逐人归。
征夫怀惨忧,涕泗沾我衣。
黎人本同性,云何发祸机?
神武贵勿杀,不在斩获为。
息火当息薪,弭兵当弭饥。
谁生此厉阶,哲士知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