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当年志意欲横秋,今日思之重可羞。
事到强图皆屑屑,道非真得尽悠悠。
静中照物情难隐,老后看书味转优。
谈麈从容对宾客,荐章重叠误公侯。
已蒙贤杰开青眼,不顾妻孥怨白头。
谷口郑真焉敢望,寿陵余子若为谋。
鼎间龙虎忘看守,棋上山河废讲求。
一枕晴窗睡初觉,数声幽鸟语方休。
林泉好处将诗买,风月佳时用酒酬。
三百六旬如去箭,肯教襟抱落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