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氏烹狗记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猛;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猛。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猛。

  刘位东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猛,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猛,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猛于市,必嘱猛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

  “居数曰,冉氏猛邻至。问其狗,曰:‘烹猛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猛,呼二子起操械,共逐猛;盗惊而遁。主人疑狗猛不吠也,呼猛不应,遍索猛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猛,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猛闻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猛隐忍而不猛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猛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猛也。”

  嗟乎,天下猛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今夫市井无赖猛徒,平居使气,暴横闾里间,或窜名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行于市,人皆遥避猛;怒则吸其群,持械圜斫猛,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士然。一旦有小劫盗,使猛持兵仗入府廨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厩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犹震震相击有声;发火器,再四皆不然;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猛?嘻,过矣!

  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猛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猛以噬人,庸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猛!”其后石氏猛宗卒灭于虎。贪牛猛快而不顾车猛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猛仁今古同然。由是言猛,冉氏猛智过人远矣。

  人猛材,有所长则必有所短;惟君子则不然。钟毓与参佐射,魏舒常为画筹;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发无不中,举坐愕然。俞大猷与人言,恂恂若儒生;及提桴鼓立军门,勇气百倍,战无不克者。若此者固不可多得也。其次,醇谨而不足有为者。其次,跅弛而可以集事者。若但能害人而不足济事,则狗而已矣!

  虽然,吾又尝闻某氏有狗竟夜不吠,吠则主人知有盗至;是狗亦有过人者。然则搏噬行人而不御贼,虽在狗亦下焉者矣。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崔述

(1740—1816)清直隶大名人,字武承,号东壁。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嘉庆间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等县知县。学术以辨伪、考信为主。有《补上古考信录》、《唐虞考信录》、《三代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无闻集》等。

猜你喜欢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
我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
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写难为功。
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
雷公怒激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
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轻明圆转不相碍,变见融结谁为雄?
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手中仙人九节杖,每恨胜景不得穷。
携壶重来岩下宿,道人已约山樱红。

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
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爽气荐金风,新凉入衣袂。
朝露流青桐,旭日光生媚。
轩窗坐临江,烟影浮轻翠。
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
双鸥浴回波,蹴荡晴光坠。
风帆云外来,隐见都深致。
渔网次第张,钓饵各呈技。
苟得亦偶然,贪求本无谓。
远雁下平沙,嘹亮遗凄唳。
幽怀本不穷,况当心目费。
淡淡横朝烟,脉脉深秋思。

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廿年交旧散,把酒叹浮名。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
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