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夷,苍山叠翠云无梯。洱河西倾云无底,晴日倒射红琉璃。
相传沈木儿,背坐曾遨嬉。筑城蜿蜒似龙尾,千古髯君乃其始。
缚绳驾长桥,皮船中荡摇。危巅石楼高百尺,子孙生长今渔樵。
空林明月手可拾,仰饮飞流须发湿。寒藤罥径侧足行,饥猿儿啼鼠人立。
惨澹虚无间,鸟道开人寰。峨眉东望止一发,参旗玉井闪闪上下随跻攀。
君不闻木皮冈前九折坂,客行胡为车欲返。又不闻青溪关上三碉城,累累战骨耕未平。
轻家许国要有道,矍铄是翁誇不老。张公子,当有行。
绣衣青春照琼英,笑誇紫燕辞天京。朝餐五粒之松子,暮食侧生红入齿。
从来蛮客尊汉官,但饮亡何端有理。南飞雁足何憧憧,不能与日随西东。
相思望君日西下,云天一握疑有云气时相通。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
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
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棱。
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
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
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
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雠。
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
去乡三十载,复得还旧丘。
升高临四关,表里望皇州。
九衢平若水,双阙似云浮。
扶宫罗将相,夹道列王侯。
日中市朝满,车马若川流。
击钟陈鼎食,方驾自相求。
今我独何为,坎壈怀百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