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