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族谱引

  苏氏族谱,谱苏氏之族也。苏氏出于高阳,而蔓延于天下。唐神龙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此始。而谱不及者,亲尽也。亲尽则曷为不及?谱为亲作也。凡子得书,而孙不得书者,何也?以著代也。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仕不仕,娶某氏,享年几,某日卒,皆书,而他不书者,何也?详吾之所自出也。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皆曰讳某,而他则遂名之。何也?尊吾之所自出也。谱为苏氏作,而独吾之所自出得详与尊。何也?谱,吾作也。呜呼!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情见于亲,亲见于服,服始于衰,而至于缌麻,而至于无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情尽则喜不庆,忧不吊;喜不庆,忧不吊,则涂人也。吾所与相视如涂人者,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悲夫!一人之身,分而至于涂人,吾谱之所以作也。其意曰:分而至于涂人者,势也。势,吾无如之何也。幸其未至于涂人也,使其无至于忽忘焉,可也。呜呼!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系之以诗曰:吾父之子,今为吾兄。吾疾在身,兄呻不宁。数世之后,不知何人。彼死而生,不为戚欣。兄弟之情,如足于手,其能几何? 彼不相能,彼独何心?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北-文学家,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你喜欢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食饱拂枕卧,睡足起闲吟。
浅酌一杯酒,缓弹数弄琴。
既可畅情性,亦足傲光阴。
谁知利名尽,无复长安心。

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
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上沤浮!
提携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天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纤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
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
灌园何其鄙,皎皎於陵中。
世道不相容,喈喈张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