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玄茫昧胡为乎,施设吾道生吾徒。
施多泰少是天意,生有述作死不虚。
圣人忧患方演易,贤者穷愁始著书。
尽令富贵陷逸乐,蠢蠢戢戢如鸡猪。
泯然无物作时瑞,谁识凤皇与驺虞。
经史子集灿今古,粉绘帝道张皇谟。
一言可采即不朽,名姓长与日月俱。
乃知天心厚我辈,穷辱不足形悲吁。
夫君擢秀在江左,国小而逼何区区。
科名始得值兵火,金陵坐见成丘墟。
归朝才得一赞善,黜降重为县大夫。
彰明僻远在蜀道,又遇妖贼攻成都。
徒行抱印入陇氐,乞食夷落何崎岖。
归来朝责作主簿,朱衣暗澹鬓毛疏。
昨朝投我蜀中作,铮然一集如琼琚。
杜甫奔窜吟不辍,庾信悲哀情有余。
我逢圣代自多难,谩夸三入承明庐。
近令编缀小畜集,谪官诗什何纷如。
才名官职不两立,真宰折刻分毫铢。
郎官疏远既未贵,县吏礼数不足拘。
相逢且说文章乐,为君酌酒焚枯鱼。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省菏泽市)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大臣。王禹偁世为农家子,9岁能文。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历任成武县(今属山东省菏泽市)主簿、右拾遗等职。献《端拱箴》,又献《御戎十策》,太宗大加称赏。拜左司谏、知制诰,判大理寺。淳化二年(991年)以庐州尼道安诉讼徐铉案受牵连,坐贬商州团练副使,移解州。咸平元年(998年),预修《太祖实录》。时宰相张齐贤、李沆不协,以禹偁议论轻重其间,落知制诰,出知黄州。作《三黜赋》以见志,有“屈于身兮而不屈其道,虽百谪而何亏”之语。咸平四年(1001年),徙蕲州,病卒。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
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
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
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
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
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
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
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