繄余抱黯陋,研弄鲜精业。横陈抚遗经,诘屈口先嗋。
问解嗤俗儒,鲰论何哮呷。识字得未曾,异同先摭扱。
赪颜强师承,抱膝未见韐。细或吹牛毛,纡或旋螺甲。
虚或逃芒荒,挺或走偪狭。亦藉坐泥蟠,铿响谁与擖。
何如返崇山,沈冥守云匣。何如老秦壁,甓甃任颓压。
虽然千百年,名义固非乏。缅维两汉英,纷纶工羽翣。
名象微言该,训诂精理洽。下际闽洛彦,阐圣在心法。
亦坐门户烦,孽庶相攻劫。所贵观其通,不废如裘袷。
亦如导支流,纳浸须启闸。亦如冶洪炉,金沙融一霎。
谁为同心言,痒处与搔搯。迩来遘程子,高谈快倾峡。
为儒有家世,此任在肩胛。杰视卓不群,雄步坦无跲。
觇所下帷处,望气巳为愶。百城富拥桓,万轴架盈邺。
时出金石啸,声发不能欱。遐哉作述心,旷世若呼𣣲。
告我独学难,业成资辅夹。奈何威凤资,友我等凫鸭。
我识江都汪,投分差可恰。匪特经无双,群言共贯插。
平时气炎炎,可望难可狎。论文忽幽渺,境拟月寒峡。
遂与俗殊尚,狂名纷喋喋。知君求友殷,招来为飞劄。
文陈各挽强,敌勍两无怯。我为壁上观,目定不及眨。
名山让公等,吾行荷锄锸。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
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
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
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倘常岁一落,自足支两纪。
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
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
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
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
因歌遂成诗,时用诧妻子。
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
偶来纷喜怒,奄忽已复辞。
为役孰贱辱?为贵非神奇。
一朝纩息定,枯朽无妍蚩。
生平勤皂枥,锉秣不告疲。
既死给槥椟,葬之东山基。
奈何值崩湍,荡析临路垂。
髐然暴百骸,散乱不复支。
从者幸告余,眷之涓然悲。
猫虎获迎祭,犬马有盖帷。
伫立唁尔魂,岂复识此为?
畚锸载埋瘗,沟渎护其危。
我心得所安,不谓尔有知。
掩骼著春令,兹焉值其时。
及物非吾事,聊且顾尔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