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首乐府旧题歌行,帝王言志之作。 《月重轮行》的本义,是赞太子盛德;曹丕曾有本题之作,写的是踵武先皇的志向。本诗当系对曹丕之作的继承,也表达同样的主旨。 曹丕的《月重轮行》是残篇,仅有歌颂先皇圣明和自谦愚暗不及的内容;本诗也是残篇,却仅留及时建功的内容,恰可补曹丕之作内容的缺漏,是本题应有之义,甚至是本题主旨所在。
曹丕《月重轮行》开篇咏写先皇的德业万古常存,“三辰(日月星)垂光,照临四海,焕哉何煌煌,悠悠与天地久长。”但先皇毕竟已作古人。功德虽可存世,人寿终究有限。本诗即由此切入,抒发当及时建立功业以发扬先皇遗德的志向。首二句慨叹人的生命无法与自然界相比,“天地无穷,人命有终。”次二句勉励自己及时努力,“立功扬名,行之在躬。”躬,自身。最后两句点明建功立业应当遵行的途径,“圣贤度量,得为道中”,即要有圣贤那样的品德,一切安正道行事。“圣贤度量”,以圣贤作为标准,“得为道中”,才能够遵行天道。 要之,此诗勉励自己要发扬先皇恩德,及时建功立业,造就自己的名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先皇的令名万古流芳。先皇开创了基业,后继者不能无所作为。
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