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出自唐代孟云卿的《寒食

译文: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为了明天祭奠子推。

注释: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明朝:明天。子推:介子推,春秋时人。介子推即与其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文公遍寻他不见,便焚山求索,结果被烧死。后人为纪念他,于寒食节日不举烟火。

赏析:寒食节“无烟火”是为纪念介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诗人巧妙地将其结合起来,以“不独”二字轻轻一点,就揭示出当时的社会本质,寄寓着深切的不平。

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简析

孟云卿

孟云卿 (725-781),字升之,山东平昌(今山东商河西北)人。天宝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孟云卿与杜甫友谊笃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孟云卿》。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