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出自唐代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译文: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注释:回乐烽:烽火台名。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赏析:此句描写了诗人登城时所见的边疆月下清冷之景,用“沙似雪”“月如霜”等生动的比喻,渲染了萧瑟冷清的气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 一作:回乐峰)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简析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