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译文
能文能武的全才,足可以使南宋中兴,名字永垂青史。其功绩遭到权臣的怨恨,误中权臣的奸计。中原父老再也盼不来北进的王师,赵宋王朝丢弃祖宗的陵庙向南逃去。钱塘路上,风雨凄凄,满含愁怨,洒落在西子湖上。
注释
岳王:即岳飞,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故称岳王。
披文握武:指文武双全。
建中兴庙宇:岳飞为国竭智尽忠,挫败了金兵的侵略,使宋朝得以中兴。
正落奸谋:落入奸臣贼子的阴谋。
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弄得中原人民只能遥望宋军撤退,而不能恢复祖国的统一。闪杀:抛闪。旌节:指旌旗仪仗。士夫:宋朝的官员。这句指岳飞破金打至朱仙镇被宋廷召回的事。闪杀人指代中原百姓。
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奸臣杀害了岳飞,致使大宋皇帝渡江南逃,大片国土沦于金人之手。丘陵:泛指国土。銮舆:天子车驾,代指皇帝,即宋高宗赵构。误杀人指代皇帝,即宋高宗赵构。
钱塘:即今杭州,岳飞在此遇害,后迁葬西湖。
参考资料:
《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010页
这首曲子是元人小令中歌颂岳飞的名篇。开头三句系对岳飞作总括性的评价、介绍。“披文握武”,称赞岳飞文武双全,写出岳飞非凡才略;“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指岳飞有再建宋王朝宋庙社稷之功,足以足以青史留名,永垂不朽。《宋史·岳飞传》载:“(岳飞)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在宋金战争中败金兀术,大破金兵于朱仙镇。岳飞的才具及其抗金的功勋广有记载,妇孺皆知,因而作者无需具体地展开描述。接下的两句,以“功成”承接前三句内容,以“却”字作反跌,写岳飞的悲剧性结局:“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仍是概括性的写法,至于秦桧如何妒贤嫉能,岳飞如何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最后蒙“莫须有”之罪名被害于风波亭并不一一说出,都囊括在“妒”“奸谋”等字之中。“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两句抒发感愤,指责南宋王朝误杀忠臣,招致严重后果。上句说中原父老盼望宋师北进化为泡影;下句说赵宋王朝丢弃祖宗陵墓南逃铸成定局。这两句定格是七字,作者加用了感情色彩极浓烈的闪杀人”“误杀人”等衬字,表达了胸中如波浪翻涌、难以抑勒的悲愤。结尾“钱塘路”三句,以抒情作结,是由强烈悲慨化成的深沉痛惋。岳飞含冤屈死,葬于今杭州西(元时为钱塘县)栖霞岭下,西子湖旁。“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是说青天似都在为岳飞屈死而伤心哭泣,西湖上风雨不断,仿佛是天降愁怨。说风愁雨怨,人的愁怨也就不言自明。结尾抒写了对岳飞不幸遭遇的极度悲愤和惋惜之情,同时也表露出作者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从艺术效果来看,以愁风怨雨吹洒西湖作结,色调朦胧而伤感,使愁怨显得更加深广绵邈。
此曲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而褒赞洋溢,“却”字的感情色彩,“权臣”“奸谋”等贬义词的运用,处处可见作者爱憎分明;后半部分则熔议论与抒情于一炉。两部分既是层次分明,又一气呵成,动人心魂。
参考资料: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岳飞是南宋中兴名将,却含冤屈死,多地建有“岳庙”奉祀他。周德清作有《满庭芳》四首,分别咏岳飞、韩世忠、秦桧以及张俊,《满庭芳·看岳王传》为其中第一首,旨在正面歌颂岳飞。
参考资料:
素芹·元曲三百首注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赵兴勤 赵韡 译注·元曲三百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
这首小令歌颂的是宋代名将岳飞。此曲首句写出岳飞非凡才略;二句接写其中兴功绩;三句写他壮烈的一生;四、五句揭露主和派秦桧等陷害岳飞的罪行;六、七句,进一步写岳飞的英雄业绩。全曲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后半部分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整体上既层次分明,又一气呵成,动人心魂。
周德清(1277-1365)元代文学家。字日湛,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后代。工乐府,善音律。终身不仕。著有音韵学名著《中原音韵》,为我国古代有名的音韵学家。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录鬼簿续篇》对他的散曲创作评价很高,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德清三词,不惟江南,实天下之独步也。」《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31首,套数3套。至正己(1365)卒,年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