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出自唐代岑参的《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译文:一路上,想起家乡的月,不免对月垂泪;踩着脚下的沙,更觉路途艰辛。

注释:汉月:汉家的明月,借指故乡。乡泪:思乡的眼泪。费:一作“损”。

赏析:此句描写了星夜兼程赶路的情形,诗人将明月拟人化,赋予无生命的月亮以活泼的人格,显得别有情致;“费马蹄”三字,既指对马蹄的磨损,更有沙软难行之意,突出了行程的艰难。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创作背景

简析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