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出自唐代李白的《九日龙山饮

译文:九日在龙山宴饮,黄色的菊花盛开好似在嘲笑我这个逐臣。

注释:龙山:在当涂县南十里,蜿蜒如龙,蟠溪而卧,故名,见《太平府志》。黄花:谓菊花,菊花有多种颜色,古人以黄菊为正色,故常以黄花代称。逐臣:被贬斥、被驱逐的臣子,诗人自称。

赏析:此句点明宴饮的时间地点,“黄花笑逐臣”,着重写宴饮时菊花的神态,一个“笑”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菊花盛开时的美艳的容颜,以“逐臣”自比的诗人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得意,把自己比作被风吹落帽的名士孟嘉,表达了对名士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九日龙山饮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创作背景

简析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