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衙门每日空闲的时候居多,而这个月的农事却是比较忙活些的。
注释:暇:空闲的时候。
赏析:此句写诗人在衙门内较为清闲,但关心农事和百姓生活。
译文
夏至这天,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
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的计划,就已经忧虑气候的变化冷暖的交替了。
衙门每日空闲的时候居多,而这个月的农事却是比较忙活些的。
老百姓在地里耕作,酷热也不知怎么抵挡的。
正午时分那些人和物都在歇息,静悄悄的,惟独我自己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好不惬意。
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树木葱翠,绿荫静寂。
翠绿的鲜竹尚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始散发阵阵的清香了。
在这里可以抛却烦恼忘掉忧愁,终日对影举着华丽的酒杯畅饮。
注释
晷:(guǐ)观测日影以定时间的工具。这里指日影。
漏:即漏壶,古代一种计时的装置,简称漏。
暇:空闲的时候。
亭午:正午,中午。
筠(yún):竹子的青皮。这里指竹子。
于焉(yān):在这里
华觞( shāng):华丽的酒杯。
《夏至避暑北池》是一首五言排律。诗的前半部分提到白昼已达最长,夜晚逐渐变长,诗人忧虑未能及时施行政教,而天气变化又带来炎凉不定,公事闲暇而农民正忙;后半部分则转向诗人独自游览方塘的宁静景象,门闭城高,绿竹含粉,荷花初绽,造出一片清幽雅致的氛围。他在此景中得以消解烦恼,举杯畅饮,享受片刻的闲适与自在。这首诗描绘了夏至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的心境,显示出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