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
世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
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
译文
仙山和佛国殊途同归,而人间的道路和佛教的入道之门却背道而驰。
不妨闲来择地筑屋,流年不利时自可用来颐养天年。
大家都知道房子临近商肆集中之地,肯定会长出很多新松和荆棘。
谁知道狭小的破茅屋,实际上海阔天空可以一览纷扬的风雨。
注释
背驰:犹背道而驰。比喻目的或行动相反。
卜筑:择地建筑住宅,即定居之意。
期颐:期是期待,颐是供养。
廛市:商肆集中之处。
棘茨:荆棘蒺藜。
《次韵子由三首·其一·东亭》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仙山与佛国虽路径不同但终归一途,而世俗之路与修行玄关则背道而驰;颔联表达了随遇而安、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颈联点明繁华闹市中的住所会长出荆棘;尾联说狭小的茅草屋反而能一览天地广阔、风雨纷扬。这首诗以哲理入诗,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归宿的追求、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